一、项目简介
为深入推进高水平应用型艺术大学建设,进一步完善“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构建,同时提升本科生与研究生的就业竞争力,助力职业发展,云南艺术学院科学技术处、人事处和招生与就业处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开展“双师双能型”教师培养及学生就业技能提升项目。
经学校研究遴选,云南省高校数字化艺术创作重点实验室依据《云南艺术学院“双师双能型”教师培养、认定与管理办法(试行)》和《云南艺术学院科研平台管理办法(试行)》的相关规定,开设《AI+数字造型+3D打印》培训课程。
二、项目亮点
1.教师能适时了解掌握3D造型技术动态。通过专业授课、实习实训等方式,开展应用项目的研究和应用技能的实践活动。
2.学生实行学分互认制,提升核心竞争力。重点培养学生的AI创意表达、数字造型、3D打印等实用技能,助力未来职业发展。
三、授课安排
(一)授课时间
根据《云南艺术学院“双师双能型”教师培养、认定与管理办法(试行)》《云南艺术学院科研平台管理办法(试行)》的相关规定,授课总学时90学时,具体安排如下
第一阶段:集中授课,为期8天。
9月5日,师生报到,举行开班仪式。
9月6日至9月28日的每周六、日全天集中授课(包括理论教学、案例研讨、实训实操、专家指导等)。
第二阶段:实践创作,为期4天(自主创作)。
第三阶段:举办作品结业展,为期5天。
11月3日-11月7日,展示地点为美术学院展厅。
(二)授课地点
集中授课地点:昆明市呈贡区雨花路云南艺术学院公共教学楼
实践指导地点:云南省高校数字化艺术创作重点实验室(云南艺术学院美术学院)
四、课程设置
课程名称:《AI+数字造型+3D打印》
教学形式:线下教学
课时安排:《AI+数字造型》40 课时,《3D 打印》24 课时,自主创作26课时
学分设置:5学分
五、成绩评定
根据师生学习期间学业完成的实际情况进行评定,具体标准(以百分计):平时成绩(40%)包含出勤率、课堂表现、实训作业、阶段性测试,结课作业(60%)要求完成全流程数字造型设计与 3D 打印成品制作。经考核合格,可获得由云南省高校数字化艺术创作重点实验室颁发的《结业证书》。
凡参与本项目并通过考核的学生,除可获得由云南省高校数字化艺术创作重点实验室颁发的《结业证书》外,还可与《大学生就业指导》《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互认学分。
在授课中发生下列任一情况,取消其成绩评定:
1.在学习、创作实践中,弄虚作假或剽窃他人成果。
2.出勤率低于授课总学时的1/3。
六、师资团队
授课教师 | 所在单位及简介 |
张仲夏 | 云南艺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雕塑系主任、云南省高校数字化艺术创作重点实验室主任 |
邓威 | 大连理工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Zbrush专家、云南省高校数字化艺术创作重点实验室技术委员会委员 |
王庄 | AIGC技能(专业级),云南省高校数字化艺术创作重点实验室科研助理 |
姚世珍 (教学秘书) | AIGC智能交互设计师(高级),云南省高校数字化艺术创作重点实验室科研助理 |
七、招生对象与报名条件
(一)招生范围
本项目面向全校招收20名在职在编教师和本校在籍在读本科和研究生,其中教师限招5名,学生限招15名,择优录取。
(二)遴选标准
1.政治素养:热爱祖国,遵纪守法,诚实守信,恪守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无任何不良记录。
2.身心条件:身体健康状况符合高校教师职业健康标准。
3.专业基础:本校未参加过同类“双师双能型”课程,对数字艺术创作有浓厚兴趣的师生。报名学生应无违规记录,无重修、补考记录。
4.选拔机制:采用“自主申报 + 综合评审”模式。
(三)培训费用
本项目为云南艺术学院科研平台“双师双能型”教师培训及学生就业技能培养的专项项目,学习费用由项目科研平台承担。
八、录取方式
报名截止后,公正遴选,择优录取。录取结果将以电话、邮件通知师生本人。请务必保持联系方式畅通,发送录取通知后未回复确认者视为自动放弃录取资格,录取依次递补。师生接到录取通知后,请根据培训日程,提前安排各自的工作等其它事宜,保证全程参加培训。
九、报名事项
(一)报名时间
招生简章发布之日起至2025年6月30日24:00前(以收到邮件时间为准,逾期不予受理)。
(二)报名方式
报名师生于2025年6月30日前将报名表(见附件)发送至邮箱:yunyisys@163.com。报名一律使用真实姓名,并确保报名表信息准确。
(三)报名联系方式
姚老师:15559830398
十、其它注意事项
凡参加本项目培训的师生,视为已确认并遵守招生简章的各项规定,在培训期间的管理严格按照本项目有关管理制度执行。项目授课单位对培训成果作品有展览、研究、摄影、摄像、出版、发布等使用和宣传权。本简章最终解释权归云南省高校数字化艺术创作重点实验室。
附件:报名表
2025-2026-1学期云南艺术学院云南省高校数字化艺术创作重点实验室“双师双能型”教师培养及学生就业技能提升项目报名表
工号/学号 |
| 姓名 |
| 性别 |
| 联系电话 |
|
层次 | □本科 □研究生 |
□初职 □助教 □讲师 □副教授 □教授 |
所在学院 |
| 专业 |
|
年级 |
| 班级 |
|
身份证号 |
|
申请理由 | 申请理由:
申请人签字(电子签名): 年 月 日 |
科研 平台 审核 意见 |
科研平台负责人签字:(公章) 年 月 日 |
文:张仲夏
一审:张仲夏、徐中宏
二审:何君
三审:刘恩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