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实践教学过程管理,考察美术学院实践基地建设情况,由美术学院党政领导班子牵头,教学管理科组织,学生管理科协助,结合专业特色与教学大纲要求,制定并实施了详实的实践周开展方案。本次实践周涵盖【艺术实践-1】、【艺术实践-2】【教育见习】等5类课程,涉及本科3个年级共1167名本科学生。前期美术学院召开了6场“美术学2024-2025-2学期实践周教学工作推进会”和58场行前动员会与安全教育主题班会,全面统筹思想,精准布局。


【护航实践教学,严把质量关】
此次教学督导分为四组,旨在了解外出实践教师教学情况及学生学习情况,对实践教学组织管理、教师指导情况进行督察。美术学院党政领导班子带队分批次、分时段开展“深入实践一线,助力美院学子成长”实践周教学督导检查工作。
第一组:大理巍山
3月30日—3月31日,由美术学院党委书记刘恩权、办公室主任张焰、辅导员周鑫一行前往大理巍山县,对2024级绘画专业、2022级摄影专业进行实践教学情况突击检查,考察带队教师对教学的组织管理情况及学生学习情况。本次教学实践周通过地域文化载体将文化自信教育贯穿专业实践全过程,形成“文化认知-情感认同-行为践行”的育人闭环。


刘恩权书记从以下四个方面强调:一是严格教学管理过程,夯实实践教学根基。进一步加强外出实践学生教学督导,确保教学质量达标,结合教学大纲、严格按纲施教、按纲施训;二是深化制度规范,筑牢育人责任体系。严格规范管理,教师施教,学生好学,促进教风学风协同提升;三是优化教学布局,完善质量评价闭环。合理规划教学及考核,做好课程布置及总结,课前制定个性化教学方案,课中推行形成性评价,课后开展教学复盘与质量分析;四是严格日常考勤管理,筑牢安全防线。关注学生动态,严防安全事故。切实将管理要求转化为育人成效,持续推进教育教学质量提升。
刘恩权书记与此次带队实践教学的带队教师孙超、彭竹清、田菁、李昕见面,检查教学实践的安排情况及教学进度。与同学们交谈,提醒外出实践的安全注意事项。同时,了解学生对外出实践满意度及真实感受,提醒同学们规划好宝贵的大学时光,制定学习计划,同时也鼓励考研升学,谋划好个人职业生涯规划。


第二组:红河建水
4月1日—4月2日,美术学院院长曹悦、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何君、教学科杨旭、学生科杨梦梦一行,前往美术学院实习实训基地建水崇文同创紫陶文化有限公司,对2023级雕塑专业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情况,进行教学督导检查,与此次带队实践教学带队教师张仲夏、王庄以及35名2023级雕塑专业学生见面,督察任课教师实践教学安排情况及实践周成果。

此次前往建水教学实践,旨在激发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倡导文化自信。曹悦院长强调,利用好实践平台,拓展新型实习实训模式,有效达成“产、学、研、培、用”的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促进专业建设,课程建设;何君副书记表示,加强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相结合,在实习实训等实践教学中,通过深入建水紫陶产业生产、制作全过程,在实践过程中使得所学专业技能学有所用,有利于促进学生就业工作的开展。建水崇文同创紫陶文化有限公司负责人邓孝维先生表示,期待继续与学院深化合作,赋能紫陶产业创新。


第三组:西双版纳
3月31日—4月1日,美术学院沐晓熔副院长,学生科辅导员裴旭慧、刘金悦一行,前往西双版纳实践基地,对2022、2023级中国画专业,2023级绘画专业油画方向的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情况进行教学督导检查。

此次教学实践,学生深入傣族村寨开展民俗文化调研与绘画作品创作,是一次了解民族文化实践,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到专业教学实践的各方面。带队教师陈乙源、边小强等将传统元素融入课堂教学,通过现场范画与一对一指导,提升学生创作水平;带队教师满江红“点评+示范”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更直观地看到自身作品问题;带队教师潘道波在作业批改环节,指出学生作品中的问题,给出针对性的指导建议。
第四组:昆明市内
3月26日、27日、31日,由教学科科长杨瑞带队,教学科工作人员一行分别去到筇竹寺、云南省博物馆等地点,对2024级的美教班、雕塑班、中国画班进行督导督察,了解教师授课情况及学生学习情况,落实规范化教学实践与“高质量发展”使命教育。

带队教师陈宗合、宋卫哲围绕多元文化艺术遗产、艺术鉴赏跟学生们讲解了历史背景、建筑特征、人物形象特点,增强学生的民族文化自信;带队教师张军带领学生了解云南历史脉络与多民族文化,深化文化认同与民族自信,提高学生对事物的认识能力和表现能力,激发学生对事物的表现激情;带队教师虎勇根据植物多样性特色,制定“花鸟”主题写生方向,培养学生“目识心记”“一步一景”的观察方式,锻炼学生敏锐的自然感受力和传统的笔墨表达能力。
【落实实践教学课程化,践行实战育人】
此次实践周活动,督导组化身“安全守护者”,实地了解学生在外写生情况,搜集反馈意见。为后续优化实践教学提供有力支撑。
艺术教育要“接地气”,教学实践周是美院“大课堂”的重要一环,将实践教学课程化落到实处,教学团队精心挑选“8省47地山河课堂”提供全方位、多角度的视野,加强复合型人才、应用型人才创新思维培养,让学生用脚步丈量艺术的多元维度,让创作扎根真实的社会场景。我们正以“实战化育人”人才培养坐标,重构“新文科”理念,让美院走出的不仅是创作者,更是能用艺术思维破解现实难题的复合型人才。








图:各系部师生提供
文:杨瑞、周鑫、杨旭、刘金悦、吴璇
一审:沐晓熔、何君
二审:曹悦
三审:刘恩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