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主题专栏 > 正文
美术学院摄影专业“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系列学术活动——《摄影的文献价值》讲座成功举办

作者: 时间:2025-11-17

2025年11月14日,美术学院摄影专业“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系列学术活动暨新媒体艺术系“新视域”系列讲座,特邀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毛小雨教授带来《摄影的文献价值》主题分享,为新媒体艺术系师生揭开镜头背后的历史重量与学术深意。

毛小雨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戏曲史论及东方戏剧,深耕艺术研究与摄影创作数十年,具有广阔的学术视野和丰硕的成果积累。作为兼具戏曲研究与视觉创作经验的跨学科学者,毛教授从“历史的目击者”“社会的显微镜”“科学的取证工具”“文化与生活的档案库”四个方面,分析了摄影在社会发展和学术研究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作为历史的“目击者”,摄影定格下不可复刻的时空。毛教授从记录重大历史事件和保存消失的时空两个方面,来阐述摄影作为历史的“目击者”这一文献价值。

而在人类学研究中,摄影是研究不同文化、族群、风俗习惯的重要工具。毛教授特别提及他赴印度交流时期,拍摄的当地文化与风土人情,给师生们带来了丰厚的知识盛宴。

作为科学的“取证工具”,摄影提供了客观、精确的视觉证据,助力于科学发现与记录。在此,毛教授分享了他在印度拍摄和取证的有趣经历。

摄影作为文化与生活的“档案库”,让人们得以在影像中照见日常生活的变迁。毛教授结合摄影作品讲述了印度多元的历史和文化,让大家对印度的社会、生活有了多角度的认知。

在互动环节,毛小雨教授针对同学们提出的各类问题,给予了细致解答,现场交流热烈,学习氛围浓厚。毛教授建议大家加强自身的文化素养,提升阅读量,深入观察世界。鼓励摄影专业学子以镜头为笔,记录真实的同时,更要珍视日常中的人文素养与情感表达。

本场讲座是摄影专业“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学术深耕,更是新媒体艺术系“新视域”理念的生动实践。当镜头对准真实,影像便拥有了穿越时空的力量。摄影的文献价值是巨大且不可替代的,它为我们构建视觉历史、理解人类社会提供了最直接的桥梁。

图:刘符瑞、崔铭航

文:崔铭航、雷镜

一审:何滢赟、徐中宏

二审:何君

三审:刘恩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