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教育教学
当前位置: 首页 > 研究生教育教学 > 工作动态 > 正文
当下·未来——2023全国高等艺术院校美术学科建设学术研讨会

作者: 时间:2023-04-28

当下·未来 2023年全国高等艺术院校美术学科建设学术研讨会”邀请了国内21所高等艺术院校代表教师以及各研究机构和艺术机构代表106人。围绕高等艺术院校壁画发展路径, “多元共存——壁画教学实践与创作的转化”和“和合共生——现代壁画教学设计及成果应用” 三个方面展开学术交流,为新时代中国壁画教学搭建学术平等、讨论自由的交流平台,集思广益,积极推动高校壁画教学的发展。论坛为期两天,同时在三个会场充分展开讨论。

第一会场:当下·未来 高等艺术院校壁画发展路径

会议由王赞、孙韬、郗海飞、齐喆担任学术主持,研讨会开场,王颖生主任表达对逝世的壁画前辈侯一民先生、邓澍先生、李化吉先生、周令钊先生、张世彦先生、周炳辰先生的缅怀之情,并集体默哀,感激前辈们为中国现代壁画艺术的复兴做出卓越的贡献。

王颖指出壁画与壁画家从来都是站在时代和思想的前沿,以大美之意绘传世之作。云南这片神奇的土地,积淀了深厚的艺术底蕴,在中华艺术史上别开生面而独树一帜,这片红土地孕育了中国新时期中国美术的蓬勃发展,撑起了中国美术的一片蓝天。就本次展览做了总结发言,并鼓励各高校的年轻艺术家积极筹备第十四届全国美展的创作作品,深入生活、凝练语言,以时代的视角创作有思想、有内涵、能够引领大众审美的壁画作品,建构真正属于中国的叙事体系和话语,完成不负时代的艺术创作,与其它门类艺术同构中华民族的文化复兴。蒋锋首先代表云南艺术学院,对大家的到来表示欢迎,感谢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中国美术家协会壁画艺术委员会对本次展览与学术活动的支持,将会增进与中国美协壁画艺委会、研究机构与兄弟院校之间交流与互动,推进中国高等艺术院校美术学科建设中壁画教学与创作的发展。王赞对此次展览中作品所呈现的包容,多样与多元性进行了充分的肯定。就学术理论研究,建构美术考古学的研究方法提出期许,逐渐形成壁画的理论体系。孙韬就壁画的建筑属性与公共空间的建构提出见解,就行业标准、市场需求与创作者的关系进行回应。为壁画和壁画市场开拓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天地。侯黎黎明调在当下的壁画教学中应加强对于色彩的研究,提升学生的色彩修养与造型能力。郗海飞强调壁画要具备公共艺术思维,传递出符合大众审美意识,积极向上的作品。徐永明提出汲取传统壁画的养分,讲好中国故事,讲好城市故事,贴近大众生活,符合时代要求,为十四届全国美展创作更多的优秀作品。唐鸣岳围绕教学谈及材料、空间、环境的困境,以实验、项目和课程三个方向点因地制宜的进行教学,凸显各校特色。齐喆阐述了壁画的六大属性:建筑属性、宏大性、材料工艺的多样性、长久性、公益性与时代性。提出当下壁画创作应回归艺术本体语言,在题材、主题、形态、材料中的创作能力与创新意识,成为大众审美的引领者与美好生活的精神能源。王长兴阐述了壁画的两大特征:空间性与社会性,应与时俱进,在教学和创作中勇于引领创新,在艺术语言和人才队伍建设上持有更加包容与多元的态度。曹悦在发言中首先谈到了云南为现代壁画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素材,间接的催生了一系列经典的壁画作品。同时介绍了云南艺术学院近些年的教学成果与美术学院壁画系的发展概况,并对于能够承办此次展览与一系列活动感到荣幸。毛晓剑就新时期关于建设艺术产权的保护,提出了详尽的方案与建议。边巴旺堆以《西藏贡嘎曲德寺钦孜派壁画理法研究》为题,阐述了西藏贡嘎曲德寺钦孜派壁画的内容和艺术特点,为大家呈现了细节丰富、形象生动,造型优美的唐卡作品。李路葵针对数字化的时代背景,提出科技+艺术所带来的技术革新。陈建军重点强调壁画创作中的学术性与前沿性。陈绿寿就艺委会的学术引领性,以及壁画作品与建筑属性的关系提出建议。黄山建议成立由艺委会牵头、各高校协作的“全国高校壁画联盟”。唐小禾对云南艺术学院积极组织和承办此次活动表示感谢,同时就本次展览在题材、形式与情感表达方面所呈现的面貌给予充分的肯定。对公共艺术与壁画的关系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以及壁画发展的前景进行展望。提出壁画创作的三要素:时代性、公共性与思想性。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深入生活、塑造典型形象,创作具有思想内涵、主题鲜明、情感丰富,体现新时代面貌的现实主义作品。

第二会场:多元共存——壁画教学实践与创作的转化

董卓分享了中国传统壁画语言在造型学科实践性教学的特点。李晴以城市公共空间的壁画创作教学为题,介绍天津美术学院的教学情况。向颖介绍了南京艺术学院特色课程《壁画设计》的课程教学思路。赵丽娅指出中国作为文化大国,现代教学一定要从历史的角度对传统进行系统梳理与研究,以完整的历史背景和丰厚的文化内涵,来启发同学进行学习或创作。王继伟分享了云南艺术学院从采风到创作的教学思考。李岩详细介绍了广西艺术学院壁画教学成果与实践探索。贺亮分享了他对材料教学进行的深度思考,突出实验与创新的重要性。罗海英介绍了广州美术学院的整体情况以及马赛克镶嵌在公共空间的教学运用。冯志杰通过传统壁画材料技法应用的讲解,分享了内蒙古师范大学的教学情况。王岩松从传统壁画的本体材料与技艺的角度,介绍与分析古代壁画中壁质结构和绘制工法等民间绘画系统的壁画艺术生产模式。叶倩分享了湖北美术学院壁画系专业建设与改革思路。张映辉介绍了山东艺术学院壁画专业的课程建设会议最后由学术主持朱俊,会议主持刘珣进行总结发言。

第三会场:和合共生——现代壁画教学

设计及成果应用

李辰以线上发言的方式参加会议,分享了中央美术学院变迁和社会发展变革的大背景下教学主张的演变和课程设置的安排。王长兴介绍了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目前的基本教研架构及各个工作室的教学方向与主干课程以及近几年在社会服务、科研工作等方面成果,并就壁画艺术当下面临的包括学科建设、网络及AI技术时代背景下壁画艺术面临的课题与挑战提出自己的看法。田林涛介绍了广州美术学院工艺美术学院的《广彩》课程教学。孙韬提出主题创作的内涵和外延,以及在进行大型壁画创作中所遇到的问题以及需要具备的精神品质。李靖以壁画设计与城市更新为主题展开发言,思考了壁画创作中从整体出发,思维转变,城市形象的关键信息。伍璐璐介绍了天津美术学院壁画专业运用AI进行的基础与创作结合的特色课程。吕晓雯谈到了当代壁画教学中多元融合的创作方式和创作主题,开放、包容的培养方式。李崇辉提到内蒙古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壁画专业虚题实做的教学方法。高振堂介绍了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壁画专业发展状况和课程设置及就业情况。彭飞介绍了云南艺术学院壁画专业的发展状况和课程设置,提出了以实际运用场景导向课程设计的重要性。李端妮就武汉设计工程学院公共艺术学院壁画课程设置以及实践性教学案例作了分享。马剑丹畅谈数字壁画在未来发展的重要性。李丹介绍了通过马赛克镶嵌工艺对中国传统壁画表现的语言转换,道出中国传统壁画新的可能性。会议最后由学术主持赖军,会议主持王洪云进行总结发言。

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