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教育教学
当前位置: 首页 > 本科教育教学 > 教学动态 > 正文
大爱润心田 丹青绘华章:云南艺术学院美术学院美育浸润行动美术课程开发之——《中国画》

作者: 时间:2025-05-14

为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号召,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云南艺术学院美术学院积极开展美育浸润行动计划,将优质的美育资源、特色课程辐射到基层学校。此次美育浸润行动旨在通过艺术的力量,滋养孩子们的心灵,提升他们的审美素养,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饮水思源 与爱同行

在云南省文山州富宁县,有一所以“饮水思源 ”为校训的学校——富宁思源实验学校。“饮水思源”源于北周·庾信《徵调曲》:“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饮水思源”不仅表达了对故土的思念,也时刻警醒着富宁思源实验学校的学子们不忘本源、不忘初心。

图1 富宁思源实验学校校园内的“饮水思源”

富宁思源实验学校,艺术氛围浓厚,走进教学楼三栋二楼,一个专门的学生作品展览室及陈列室映入眼帘。这里展示着学生们围绕坡芽歌书和当地传统民族文化创作的版画、剪纸、扎染等作品,艺术种类丰富多样,构思巧妙,匠心独运。

富宁思源实验学校的校领导及老师们高度重视学生美育素养的培养和美育能力的提升,学校在美育方面更是走在富宁县前列。云南艺术学院美术学院师生初次走访该校时,就感受到学校领导及老师们对优质美育教学资源的渴望。

图2富宁思源实验学校学生的艺术作品

《白描基础》

云南艺术学院美术学院美教国画专业的胡尊尊同学,作为富宁思源实验学校驻点支教的优秀学生,积极响应美育浸润计划的号召以及驻点学校的需求,结合自身专业优势,因地制宜地开设了一系列中国画课程,为富宁思源实验学校的孩子们打开了一扇通往中国传统艺术的大门。

胡尊尊同学认真备课,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编写了详细的中国画教学方案。课程内容循序渐进,由浅入深。首先,他系统地讲解了中国画所需的工具、材料以及基本的笔墨技法,让学生们对中国画这一传统的艺术门类有了初步的认识;其次,他重点讲解了白描花鸟的基本绘画技巧,最后,他进行白描技法示范,并引导学生临摹练习,让他们在实践中感受线条的魅力和造型的美感。

图3、4胡尊尊给学生做示范

图5富宁思源实验学校学生作品

《梅兰竹菊》

白描基础课教学之后,胡尊尊邀请了云南艺术学院美术学院中国画专业教师徐小云老师共同参与教学,为学生们带来了一堂精彩的梅兰竹菊课程。徐小云与胡尊尊对梅兰竹菊课程的生动讲解,不仅激发了学生们对中国画的学习热情,更让他们领略了传统花鸟画的独特韵味,掌握了基本绘画技法,弥补了富宁思源实验学校在中国画教学方面的不足,丰富了学校的艺术教学内容,有力地促进了学校美育的发展。

图6徐小云老师给学生示范梅、竹的画法

图7胡尊尊给学生示范兰、菊的画法

图8 富宁思源实验学校学生作品

工笔写意 联动教学

为了进一步丰富课程内容,提升教学质量,云南艺术学院美术学院中国画专业的罗旺同学也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从田蓬镇田蓬中心小学来到富宁思源实验学校,他与胡尊尊同学在课下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他们针对如何利用一个课时40分钟的时间,开展一堂生动、高效、全面的中国画课程进行了反复推敲。最后,他们决定在艺术课堂上进行联动教学,共同为富宁思源实验学校的学生们讲解和示范中国工笔画与写意画的相通之处以及二者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并指导学生进行实践。这种创新的教学模式,不仅让学生们领略了中国画不同表现技法的魅力,更培养了他们的艺术鉴赏能力和创造力。此外,富宁县驻点师生借这次机会齐聚富宁思源实验学校,开启了一场水墨之旅,这场跨专业交流学习使中国画课程焕发出别样的生机。

图9罗旺给富宁思源实验学校的学生示范中国写意花鸟画的画法

图10、11 胡尊尊和罗旺联动教学

图12富宁县驻点全体师生一起在富宁思源实验学校研习中国画

云南艺术学院美术学院美育浸润行动之《中国画》课程在富宁思源实验学校的成功开展,是学院美育浸润行动的一个缩影。云南艺术学院美术学院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美育浸润行动计划,将更多优质的美育资源输送到富宁县各基层学校,让更多孩子能够感受到艺术的魅力,在艺术的熏陶下健康成长,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艺术力量。



图:徐小云

文:徐小云

一审:徐中宏

二审:何君

三审:刘恩权